土牛教育重建專刊 [第三期]    (P.2)

[第一期]  [第二期] [第三期] 

義工毛毛的工作日誌         義工:孫建平

毛毛在土牛(1) 5/15

一到學校就是學校每週一的晨會,整個晨會很事務性。

晨會過後,我和郁芳吃了早餐卻不知要丟哪裡,問了孩子,這個學校原來是要做垃圾分類的,喝奶茶的杯子要洗過後疊起來,垃圾袋也似乎不能丟學校,天哪!真複雜,結果我們做了一件很丟臉的事,又走回去把垃圾丟回原來買的店。

實在有一點不知道要如何找話題和老師聊,辦公室裡一個老師也沒有,怎麼辦?終於一旁的電腦區來了一班孩子,是二年丙班的,蕭老師說著操作的步驟,老師是注重孩子一步一步的了解後親自操作的,只是時間有一點短,很多時間都是老師一個人在說,螢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切在老師的電腦。

下一堂仍有人來上電腦課,是二丁,看了看辦公室,二丁的老師不在辦公室,好吧,就殺去教室找他!一看我來,陳老師擺下了手邊的事,對我微笑,「你叫孫建平,和唱歌的那個一樣!」「是啊!我自我介紹時就像是在說笑話一樣,大家都會笑成一團。」我指著桌上的小考考卷問:「老師都得自己出題目嗎?」「是啊!」「哇,老師真是辛苦。」老師也說了說他也要兼行政工作,兩頭都要顧,負擔滿重的。又問了問老師對教材的感覺,「不錯啊,只是教材不是自己選的,是上一屆二年級的老師選的,結果和現在這群孩子一年級時用的不一樣,因為兩個版本編排順序不一樣,同一個單元一年級時上過,二年級又有了,有一些困擾。」

下一堂課索性就問陳老師可不可以旁聽老師上課,才知原來有實習老師一同帶這個班,而且是要檢討自然考卷,也好,在獲得實習老師同意後就聽吧!二年級的孩子是很有生命力的,老師在上面檢討考卷,下面也一直有孩子在發展自己的活動,不過兩個老師有兩個老師的好處,可以照顧到跟不上的孩子,陳老師就有請一個跟不上的孩子到他旁邊,再陪他做了一下題目。

下了課,就找了幾個二年級的孩子請他們寫名字給我。嗯!要記孩子的名字,和他們和熟一點應該會比較有趣一些。

早上曾找雲珠老師,她就拿了孩子改編的守株待兔劇本給我看,這正是他們這一陣子在進行的教案。放學時要把孩子的劇本還給老師,和老師聊了一下,結果老師就從這個教案聊到今天孩子的狀況,及孩子自己處理的情形,聽來六丙的孩子滿精彩的,而老師也一直淘淘不絕的說,一下子半個小時就過去了。

毛毛在土牛(2) 5/16

今天最重要的事,也是可以和老師有互動的事,就是昨夜摺了好久的土牛教育重建專刊2,要請老師轉發給每一個孩子。我先送的是一年級,一丙的京菊老師談的比較多,對人本的東西也比較能接受,提到了希望在月考之後能在他們班上一堂自然課,好啊!有機會試一試當然好。

五年級的數學考卷十分有趣且和生活貼近,用生菜沙拉食譜來考平均,用上課課表及運動會的節目單來考孩子時間及分數除法的概念。出題的莉萍老師有一些興奮,可是有更多的焦慮,怕這樣活的題目孩子會考很差,幾個老師不斷的在想應變的方式:加長時間、一大題不算分、考試時解釋題目、……。我在想,如果老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也很活,那大概不會有這樣的困擾吧!

中午五年級老師找了幾個進度跟不上的孩子要我們教他們數學,我就拿了報紙過來問他們昨晚看了什麼電視,「懷玉公主!」於是我們就開始了時間的計算,四個孩子的程度差很多,有一個孩子幾乎都不說話,於是郁芳就和我分開各教兩個,我這兒的孩子答題的反應很快,且很有自信,可總是不對;那個幾乎都不說話的孩子終於在郁芳重問時說了,他們都是看「長男的媳婦」。這樣的補救教學其實時間太短了,若是為了考試的目的,效果自然很差。

晚上討論要去一年級上的課,我先隨便丟了十幾個點子,再和郁芳兩個人一個一個慢慢討論,這樣竟也討論了三個多小時,整個討論的過程很有趣,一直在想冷與熱有關的東西。過癮耶!

毛毛在土牛(3) 5/17

今天孩子第一天考試,於是我們決定晚一點到。

中午午飯後和一年級的京菊及二年級乙丙班的老師,一同到麥當勞討論冷與熱的教案,拿出了昨晚丟出的點子,三個老師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:喜歡和孩子談鐵皮屋及水泥屋的差別這個題目,和孩子一同找出怎麼樣可以讓鐵皮屋變得比較涼快一些的方式。因為這是最貼近孩子目前的生活方式,雖然是不大容易,但老師們都想試試看;討論的時間是不夠的,由於待會兒有史老師的課,大家有時間上的壓力,只能很快的討論過一遍,昨天花了三四個小時的東西,要在三四十分內說完,不容易啊!有一點感覺,老師們似乎又回到了自己比較care的點,且會因考試影響把內容幾乎完全扣住課本,比較少對整個主題做一番思考,實在可惜。

史老師的課一開始會讓人不知所措,可是越上越精彩,最讓我覺得過癮的是知道了分數的除法要怎麼教,真不錯。

晚上打電話給參加父母成長班的家長,提醒家長要來上課,可是我似乎總是運氣不好,十通有五通沒人接,三通要在家幫孩子複習功課,轉頭看看郁芳,我十通打完時,他才打了三四通;咦,這個孩子我們認識,郁芳就說:「是啊,他阿公要來!」「他阿公要來??」「報名表上寫的啊,!」郁芳指著報名表上的那個公字,原來,他把職業欄看成關係欄了。

毛毛在土牛(4) 5/18

一早起來就在討論了上午二、三節的課。嗯!決定玩「十人八腳」及「攻城堡」的遊戲。其實之前就一直在猶豫,不甘心放棄接觸孩子的機會,老師說小朋友剛考完試,讓他們輕鬆一下,希望用玩遊戲的方式來上兩節課。好不容易兩個班49個孩子到了遊戲區,孩子玩得滿愉快的,我的聲音雖然有一些啞了,但卻很高興,因為一下子就認識了兩班的孩子,真不錯。

把寫給孩子的讚美卡拿給了孩子之後,每節下課孩子就會跑來我們身邊,有一點害羞,有一些得意,遠遠的見了毛毛就叫我,有機會的話,我還要再寫給他們。

拿出了我的畫本,開始讓孩子畫圖,孩子是搶著畫的。耶!超過十篇囉!看看在走之前能不能畫滿,呵呵!

五年級的數學考完了,對孩子們來說,題目太活了,老師只好重出了一張,讓分數不要太難看。我在想,如果大家都不要太在乎分數,只在乎孩子們有沒有學到就好囉!

接下來我就跟在二年級的老師旁,看她們在談昆蟲的教案,這將是接下來一個月二年級孩子自然課的主題。抓蟲、做昆蟲卡、作專題報告……兩個老師十分認真的在討論,不過就是跳不出課本的流程與內容,就是因為要考試吧!

毛毛在土牛(5) 5/19

一早到校,就開始準備等一下上課要用的東西,都收集好了時,發現了一個小水族箱。咦!二年級正要上昆蟲的自然課,於是拿了厚紙版當蓋子,剪一剪,黏一黏,不錯,成了孩子們的昆蟲觀察箱。不過下午原本想看看校園裡哪兒有昆蟲可抓,沒想到只看到了螞蟻、蚊子和蒼蠅,還有不是昆蟲的蜘蛛。奇怪了,連蚱蜢和稻蝗一類的小蟲都找不到耶!

在和一甲的孩子做完自我介紹之後,開始了我的自然課─熱與冷。孩子其實是很興奮的,每一個問題都有很多人搶著回答。下課了,我在收東西,孩子就跑來問我下次上課是什麼時候,下星期五會不會再來,問他們為什麼那麼希望我來,就有孩子說毛毛上課很好玩,而且不會打人,整個下課時間也一直毛毛、毛毛的叫。中午就在他們班一同吃午餐,沒想到吃午餐也是要坐好安靜的,我只能小小聲的跟我坐的那一組聊天。

下午原本還要再去他們班說故事的,但突然被找去代了一班三年級的課,孩子們在看天空之城,我拉了幾個孩子說故事,下了課則被他們拉去玩閃電BB。

中午看到五年級老師們在看數學考卷,我也就走了過去,原本老師還不讓我看考卷的,因為這樣活的題目,孩子考的成績都不好看,他又拿出了重考的考卷告訴我傳統的題目孩子比較會寫,考得比較好,看來老師們還是非常在乎成績,他們說孩子一看到沒看過的題目心就慌了,就寫不出來了。不知這樣的題目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出現。

傍晚在等一個孩子,他說要來找我,可是一直都沒有等到,後來來了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和我聊,他手裡拿了一個躲避球不斷地在丟球練習,十分憤慨的說他們班以前是第一名的,這兩天卻輸給了別班,他們班一定要板回來,所以他要一直練習。雖然是初次見面,和他說話卻像之前就認識一樣。

照惠的補充

在土牛的教育重建過程中,義工的參與是很重要的一環,大多數的義工都在台北上過30個小時的課程,課程內容包括:助人者的心理準備、與人溝通及合作、社區經營與組織、教案設計……。並且確定到學校服務前還需要接受面談,這一切的準備工作都希望能提供給學校更全面而週到的服務。

在這裡我要感謝曾經參與我們義工工作的夥伴們,他們願意提供一週的時間(甚至有人來過三週),他們在這裡每天的睡眠時間平均只有3-5個小時,白天在學校推展,晚上回到工作站還要開會討論及寫工作日誌,雖然我們並沒有規定他們必須如何工作,但是他們都可以依照他們每個人的特性發展。而每個義工在工作一週後,給我們的回音大多數是,自己在這一週成長了許多。這讓我更相信,只要有空間,人的成長將更無限。

 

土牛父母成長班     

5/17你講理,他不理「怎樣跟孩子講道理」    郭駿武

5/24如何聽懂孩子的話    林青藍

要講道理第一是不能碎碎念,那變成自己在說,而不是跟孩子說道理。第二是讓孩子在過程中說話,所以跟孩子說道理其實是讓孩子自己說這件事的道理,而不是我們一直講。我們常會誤會跟孩子說道理是一直跟孩子說,但其實是讓孩子自己了解這個道理。大家現在看到小孩做錯事就會念,而這也正是我們小時後的經驗。我並不是要大家忍住氣,而是要先對自己的成長過程有所了解,要自己和自己對話,是自己照顧自己,而不是自己罵自己,照顧自己小時後被不了解,這是一種自我治療過程。

一直以來大人總覺得小孩不聽話,其實小孩不一定聽懂大人在說什麼。大人小孩間的對話本來就不平等,大人在語言、生活經驗都比小孩多的情況下,常會以自己的位置來和孩子對話。所以我們要常提醒自己,我是大人他是小孩,很多事情我們都是強勢。另一種狀況是每次我們和小孩說話都是要教訓他,當我們一聽到就否定掉小孩的感覺,那小孩以後就不再表達感覺了,因為他會開始揣摩大人的心態以防挨罵。

在我們處理孩子的問題經驗中,常見到的情況是孩子們也很會講道理,但這道理其實是講給大人聽的,是讓大人高興的,他們對大人其實是不信任的,所以在說道理前還有一些重要的功課,那就是要先照顧孩子當下的感覺。當我們說謊時最怕的就是被拆穿,因此要先將他內心害怕的感覺說出,照顧他現在的感覺後再讓他講,否則會有避重就輕的問題。我們目的不是想拆穿謊言,而是要了解問題。

5/31 孩子需要怎樣的教育環境(班級家長會) 魯柏君

以往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,多半抱著交給老師全權處理而不再過問的心態,這當然可以解釋為是信任學校,但也潛藏著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學校的想法。但是,學校教育也需要改變和協助,如果缺少了家長的意見和支援,改變的動力就會受到限制。國外的許多研究都顯示,唯有家長動起來積極參與學校教育,孩子無論在學業或行為上的表現,才會有顯著的提昇。因此,學校教育不再是老師的責任,更是每位父母親應該關心的事。

要如何參與學校教育呢?有兩方面可以進行

  1. 班級和學校舉辦的活動一定要參加,如此才能鼓舞學校,更可藉機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,同時讓孩子感受的家長的關心和重視。
  2. 家長組織的參與:新制家長會的運作核心是由班級家長代表組成,再由班級代表中選出家長委員、常委和會長。經過民主的選舉和組織的運作後,家長會就能發揮很大的功能,除了協助爭取經費或對外募款(有別於以往家長委員都得自掏腰包捐款)外,還可以規劃各種父母成長、親師交流、戶外教學等活動,並推選代表參與學校各項會議(如校務會議、教評會等)。

家長們請務必要參加每學期舉辦的班級家長會喔!更別忘了,第一學期的班級家長會還要推選出班級代表,關心、熱心、有心的家長,一定要主動的爭取為家長和孩子服務的機會。進步的學校,需要家長的參與和關心,更需要家長的意見和支持。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教學環境,就一定要從參與家

回前頁